一、什么是妊娠合并肝炎?
病毒性肝炎是多種病毒引起的以肝臟病變為主的傳染性疾病,是妊娠婦女肝病和黃疸最常見的原因。
二、妊娠合并肝炎如何傳染?
各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母嬰傳播,以乙型肝炎的母親傳播為主。
(一)甲型病毒性肝炎:經糞口途徑傳播。
(二)乙型病毒性肝炎:母嬰傳播是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的主要途徑。
主要有三種途徑:
1.宮內傳播:占9%—36%。
2.產時傳播:是母嬰傳播的主要途徑,占40%—60%,胎兒可通過母血、羊水、陰道分泌物或母血進入胎兒體內感染。
3.產時感染:與接觸母乳及母體唾液有關。
(1)病型病毒肝炎:母嬰傳播的比率為4%—10%,僅當母血在中檢測到交高濃度的病毒量時才發生母嬰傳播,且有許多宮內感染的新生兒在生后一年內自然轉陰。
(2)丁型病毒肝炎:是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基礎上發生,傳播途徑與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同,但母嬰傳播較少見。
(3)戊型病毒性肝炎:孕婦一旦感染病情常常很危重,妊娠晚期母親的死亡率達15%—25%,在疾病的急性期診斷較難,亦有一定的母嬰傳播。
(4)庚型肝炎:輸血傳播病毒引起的肝炎。
三、如何降低新生兒傳染乙肝機率?
新生兒的處理:對HBsAg陽性孕婦所生的嬰兒,需在出生后24小時內、出生后1個月及六個月各皮內注射乙肝疫苗10ug,一般可阻斷90%的母嬰傳播。出生后再肌注一支人類HBs免疫球蛋白(HBIG)則更有利于防止母嬰垂直傳播。
四、妊娠合并肝炎對胎兒的影響?
1.剖宮產生兒患病率及死亡率高。
2.慢性病毒攜帶狀態:妊娠期內,胎兒由于垂直傳播而被肝炎病毒感染,以乙型肝炎病毒多見。
五、妊娠合并輕型肝炎注意事項?
1.增加休息,避免體力勞動;
2.加強營養,增加優質蛋白、高維生素、富含碳水化合物、低脂肪食物的攝入;
3.定期產前檢查,防止交叉感染;
4.根據病情在醫生的指導下母乳喂養;
5.按時做好新生兒預防接種工作,按時復查。